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蘭州網(wǎng)  >  蘭州  >  蘭州要聞
黃河清風·絲路人物史話|楊定、楊盛、楊難當:后仇池國小傳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5-12 16:01 稿源: 黃河清風   編輯:張艷玲
后仇池國小傳

  楊定(?—394年),楊茂搜曾孫,后仇池國的開創(chuàng)者。前仇池國末年,繼承權(quán)篡弒不常,楊定祖父楊守奴弒殺前仇池王楊初,無路可走之下,其子佛奴、佛狗逃奔前秦。

  苻堅對于這樣的投奔者從來都是大度歡迎的,他不僅接納了佛奴、佛狗兄弟,還以女妻佛奴之子楊定。這樣一來,楊佛奴父子從一個落難的投奔者轉(zhuǎn)身變?yōu)槿A麗的皇親國戚,楊定更是成了妥妥的駙馬?梢栽O(shè)想,當楊定以駙馬和名將的身份返回仇池時,他在白馬氐人中的號召力必然是巨大的。因此,可以說滅前仇池之人是苻堅,啟后仇池之人亦是苻堅。

  淝水之戰(zhàn)后,前秦解體,關(guān)中大亂。此時,勇猛善戰(zhàn)的楊定成為苻堅所能依靠的重要力量,楊定也忠誠地為保衛(wèi)苻堅而轉(zhuǎn)戰(zhàn)。太元十年(385年),慕容沖在驪山扯起了西燕旗號。苻堅憎惡慕容氏,所以與慕容沖的戰(zhàn)斗最多,而領(lǐng)軍將軍楊定就是苻堅手下與慕容沖死戰(zhàn)的重要將領(lǐng)。但總體上苻堅還是一敗再敗,最終在西逃時被姚萇所殺。

  在失去了前秦靠山的無奈之下,楊定率部屬逃奔上邽,招合“夷晉”(即漢族和其他各民族)千余家,于歷城(今成縣北)建都,自號仇池公。不久,他改向東晉稱臣,設(shè)仇池郡,取得了政治合法性,穩(wěn)住了陣腳?梢钥闯,在南北動蕩中,身處弱勢的楊定有其聰明的自保之策,他是一個既勇敢善戰(zhàn),又機敏行政的杰出人才。

  楊定立志為其岳父苻堅復(fù)仇。姚萇殺死了苻堅,所以楊定又與姚萇展開了殊死搏斗。太元十五年(390年),楊定取得了決定性勝利,攻下天水、略陽、隴城、翼城(今天水西),自稱秦州牧、隴西王,擁有秦州之地,成為雄霸一方的割據(jù)者。史書稱其政權(quán)為“后仇池國”。

  遺憾的是,楊定妻弟苻崇為楊定招來了滅頂之災(zāi)。苻崇先投靠西秦的乞伏乾歸,后被乞伏乾歸驅(qū)逐,只好投奔楊定。楊定與苻崇聯(lián)合對乞伏乾歸作戰(zhàn),不幸于太元十九年(394年)中計,全軍敗沒,楊定也被殺?上Я诉@位文韜武略的氐族領(lǐng)袖。

  楊定死后,其叔子楊盛(?—425年)繼任仇池公。此時的仇池處于后秦、西秦、東晉的三方包圍之中,處境堪危。但楊盛卻也能輾轉(zhuǎn)騰挪、左右逢源,他堅定地臣服于東晉,有選擇性地請降于后秦,拼死抵抗西秦,體現(xiàn)出清晰的戰(zhàn)略選擇。

  正因此,東晉曾封楊盛為輔國將軍、平羌校尉、仇池公、北秦州刺史,后秦也曾封楊盛為益州牧、武都侯。義熙元年(405年),他擊敗乞伏乾歸的進攻;義熙八年、十二年兩次擊退后秦的大規(guī)模進攻,始終能保有地盤,穩(wěn)住陣腳。

  永初元年(420年),劉裕篡晉建宋。對此,楊盛并不認可,所以一直沿用東晉的義熙年號,并對長子楊玄說:“吾年已老,當終為晉臣,汝善事宋帝可也。”我已經(jīng)年老,不愿做貳臣,到你手里時,你就好好臣服劉宋吧。顯然,楊氏思路清晰,南方的東晉、劉宋不僅實力較強,而且也是中華正朔之代表,向南稱臣,既是向強力屈服,也是文化選擇。

  楊難當(?—464年),楊盛次子。楊盛長子楊玄繼位四年而卒,楊難當為眾所推,繼任仇池公。他首先向劉宋稱臣,元嘉七年(430年),宋文帝劉義隆封楊難當為武都王,同年,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封楊難當為南秦王。

  可以看出,兩位南北英主都在用心拉攏仇池勢力。其實這并非好事,因為如果楊難當二選一的話,那必然會招來另一方的猛烈攻擊。而此時的劉義隆,正勵精圖治,圖謀統(tǒng)一中原;拓跋燾更是統(tǒng)一北中國,空前強大。

  處于兩強中的楊難當進退兩難,最終在元嘉十九年(442年),仇池被劉宋攻占,后仇池國宣告滅亡。楊難當逃奔北魏首都平城(今大同市),覲見拓跋燾。從平城到仇池千里之遙,楊難當再也糾合不起勢力,只能是無奈地步入躺平養(yǎng)老的節(jié)奏,終老于平城。(執(zhí)筆:清輝編輯:王麗娜)

稿源:黃河清風   編輯:張艷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