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 : 中國蘭州網(wǎng)  >  專題頻道  >  黃河清風(fēng)  >  列表新聞
黃河清風(fēng)·絲路人物史話 | 伯夷與叔齊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1-06 15:47 稿源: 黃河清風(fēng)   編輯:張艷玲

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

  晉代廉吏吳隱之上任廣州之前,聽說城外有一處“貪泉”,傳言若飲此水,就會變成貪官。吳隱之不信,當(dāng)場痛飲三瓢,并賦詩《酌貪泉》,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懷千金。試使夷齊飲,終當(dāng)不易心!边@里的夷齊,說的是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齊。孤竹君遺命三子叔齊為君,叔齊認為,這樣做,于兄弟不義,于禮制不合,伯夷也未繼位而遠離故土。這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多有尊崇和贊譽。此后,伯夷、叔齊千里跋涉,西行至甘肅渭源首陽山,因這里民風(fēng)淳樸而隱居于此。

  天下歸周后,他們采薇而食,終于首陽山,并留下了《采薇歌》,“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矣”,薇即蕨菜。在當(dāng)時的時代背景中,他們是至賢至忠的典范,對后世乃至中華文明圈產(chǎn)生了深遠影響,孔子贊頌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”。朝鮮人柳夢寅曾作《夷齊廟》表達敬意,“土俗尚聞孤竹廟,邦人能唱采薇歌”。首陽山,因伯夷、叔齊長眠于此,遂成天下名山,后來成為古絲綢南路上的一顆瑰麗明珠。在這里,可以感受清幽與壯麗,享受一段心靈與自然對話的旅程。

稿源:黃河清風(fēng)   編輯:張艷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