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將之度仁人之風(fēng)
辛慶忌(?—前12年),隴西狄道(今甘肅臨洮縣)人,辛武賢之子。年輕的辛慶忌門蔭入仕,隨常惠屯田烏孫赤谷城,也就是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(nèi)。常惠勤勉而機敏,曾隨蘇武出使并滯留匈奴19年,后長期駐防和出使西域,是與北匈奴打交道的好手。辛慶忌受其培養(yǎng)頗深,在烏孫,他破敵有功,先后遷升校尉等職。
公元前89年,漢朝始設(shè)金城郡,即今蘭州。幾十年后,辛慶忌任金城長史,此后,歷任張掖、酒泉等地太守及執(zhí)金吾、光祿勛等京職。執(zhí)金吾執(zhí)掌京城治安兼扈駕出行,光祿勛則直接負責皇宮安保侍從。京城貴戚林立,非剛正不阿且為朝廷信任者難當此職。
諫議大夫劉輔上書,阻止立趙飛燕為皇后,漢成帝怒而擬處死,辛慶忌等人勇敢諫阻,免除了劉輔死罪。博士朱云參劾丞相張禹為佞臣,請?zhí)帞匾灾x天下,漢成帝怒而擬殺之,辛慶忌“叩頭流血”,朱云才得免死。這說明,辛慶忌伸張正義,敢于直諫,也許還是因為他有崇高的威望,漢成帝才會聽從建言。
辛慶忌曾經(jīng)轉(zhuǎn)戰(zhàn)邊地,也曾護駕扈從,期間剛正直言,晚年更是國家最倚重的要職軍事將領(lǐng)之一,可謂文敢諫、武能戰(zhàn),不僅有大將之度,而且還有古仁人之風(fēng)!稘h書》本傳對辛慶忌評價極高,“行義修正,柔毅敦厚,謀慮深遠”,是國之“虎臣”,西域各部都敬重其威信?梢哉f,辛慶忌是從隴右一隅走向漢廷中樞、走向全國、贏得贊譽的文武英才。
受辛慶忌良好的言傳身教,其子辛通、辛遵、辛茂,“皆有將帥之風(fēng)”,也開啟了狄道辛氏的鼎盛局面。對此,班固感慨,“天水、隴西、安定、北地處勢迫近羌胡,高尚勇力,鞍馬騎射。……其風(fēng)聲氣俗自古而然,今之歌謠慷慨,風(fēng)流猶存耳。”
從班固的評價可以看出,漢代的李廣、上官桀、趙充國、傅介子、甘延壽、辛氏父子,乃至公孫賀、公孫敖等等,組成了“六郡”子弟的豪華陣容,成為那個時期隴右英才的杰出群體,他們出將入相,為國建功,彪炳千秋,深刻影響著黃河兩岸、絲路時空。(執(zhí)筆:清輝編輯:王麗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