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蘭州網(wǎng)  >  專題頻道  >  黃河清風  >  列表新聞
黃河清風·絲路人物史話|公孫賀:七為將軍 為國征戰(zhàn)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2-08 15:45 稿源: 黃河清風   編輯:張艷玲

七為將軍 為國征戰(zhàn)

  公孫賀(?―前91年),字子叔,北地郡義渠(今甘肅寧縣)人,漢武帝時期的名將、丞相。公孫家本是匈奴人,其父公孫昆邪是景帝朝的功勛之臣,曾任典屬國、隴西太守,參與平定“七國之亂”,因功封平曲侯。據(jù)《史記?李將軍列傳》載,公孫昆邪曾哭諫漢景帝,要求把李廣調(diào)入朝廷,因為他擔心李廣屢與匈奴接戰(zhàn),恐有閃失,以致國失良將。這說明公孫昆邪也具有忠誠謀國的品質(zhì)。

  公孫賀年少即從軍作戰(zhàn)。當7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之后,漢景帝選公孫賀為太子舍人。劉徹登基之后,任命公孫賀為太仆,掌管御馬車輛。公孫賀還娶了衛(wèi)孺為妻,衛(wèi)孺是衛(wèi)青、衛(wèi)子夫的長姐,這樣一來,公孫賀就成了漢武帝的連襟、衛(wèi)青的姐夫,也算是皇親國戚了。

  在漢武帝開啟的波瀾壯闊的對匈反擊戰(zhàn)中,公孫賀曾“七為將軍”,參加了馬邑之戰(zhàn)、河南之戰(zhàn)、漠南之戰(zhàn)、漠北之戰(zhàn)等重大戰(zhàn)役。馬邑之戰(zhàn)中,他任輕車將軍,與護軍將軍韓安國、驍騎將軍李廣一起,率領(lǐng)主力埋伏。河南之戰(zhàn)中,他任騎將軍,與強弩將軍李沮、輕車將軍李蔡一起,從朔方發(fā)兵。兩次漠南之戰(zhàn),他任左將軍,與衛(wèi)青、蘇建、李沮、李蔡、李廣等,分頭進擊。漠北之戰(zhàn),他以左將軍隨衛(wèi)青出定襄,轉(zhuǎn)戰(zhàn)絕域。因頗有軍功,被封南窌侯。

  太初二年(前103年),漢武帝封公孫賀為葛繹侯,并任之為丞相。對此,公孫賀感到了惶恐,他堅決辭謝,“臣本邊鄙,以鞍馬騎射為官,材誠不任宰相!(《漢書?公孫賀傳》)但朝廷還是一力委任,而且還將其子公孫敬聲擢拔為太仆,居九卿之列。在丞相任上,公孫賀也是小心謹慎,勤勤懇懇,忠心耿耿。

  然而,公孫敬聲不是一盞省油的燈,目無法紀,聲色犬馬,典型的紈绔子弟。他挪用軍餉,私通陽石公主,甚至還與巫蠱之禍密切相關(guān),可謂實力坑爹?上У氖,公孫賀不僅對其子嬌生慣養(yǎng),一味縱容,事發(fā)之后,又救子心切,倉皇失矩。朝廷在查清案情之后,處死了公孫賀父子。幾代積累的公孫家族,將入鼎盛之時,匆匆煞了尾,身死族滅,堪嘆堪憐。

  不得不說,嚴格教育子侄、管好家族多么重要,否則,兒子坑老子,來得可快了!當然,公孫賀“以鞍馬騎射為官”,憑借其弓馬嫻熟和軍事才華,先后七為將軍,為國流血流汗的事實不應被抹殺,為國征戰(zhàn)的精神更不應被否定,他依然是出身隴右的赫赫名將。(執(zhí)筆:清輝編輯:王麗娜)

稿源:黃河清風   編輯:張艷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