頗有父風(fēng)重開西域
班勇(生卒年不詳),字宜僚,班超少子。班勇出生、成長于西域,其母親為疏勒王室之女。永元十三年(101年),古稀之年的班超派遣班勇隨安息使者入朝,這應(yīng)該是班勇第一次踏入中原。班超返回洛陽后,很快病故。班勇接過了父親安撫西域的接力棒,迅速成長為東漢在西疆的骨干將領(lǐng)。
永初元年(107年),西域叛亂,東漢朝廷被迫罷西域都護(hù),撤出西域。這是東漢國勢的嚴(yán)重收縮。為了接回孤懸在外的西域都護(hù)等人,朝廷以班勇為軍司馬,出敦煌去迎接。這件事還有嚴(yán)重的
延光二年(123年),東漢政府?dāng)M重開西域,在班勇的建議下,設(shè)西域副校尉駐敦煌,設(shè)西域長史駐樓蘭。班勇被委任為西域長史,率兵出屯樓蘭。他順利安撫了鄯善,龜茲、姑墨、溫宿也聞風(fēng)歸順,班勇還率張掖、酒泉、敦煌軍隊收復(fù)車師前部,處斬匈奴使者。為了保證車師前、后部的安全,班勇還發(fā)兵攻打北匈奴,討伐焉耆,均取得勝利。這一系列的操作,果決而大膽,確有乃父遺風(fēng),效果也十分明顯。中斷十余年的西域,又回到了漢朝的統(tǒng)治之下。
在討伐焉耆的過程中,班勇與敦煌太守張朗南北分道,約期會攻。張朗為了邀功,急行至焉耆,先期獲得頭功;班勇卻因此而后期,這在漢法中是必須治罪的,他于是被下獄,最終免官。忠誠的班勇,無辜地成了張朗邀功的鋪路石和背景墻,且為此而丟了官職。不過此時的班勇已然年高,他再未出仕,終老于家。(執(zhí)筆:清輝編輯:王麗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