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蘭州網  >  專題頻道  >  黃河清風  >  列表新聞
黃河清風·絲路人物史話|乞伏乾歸:豪宕不凡 促進民族融合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4-27 15:38 稿源: 黃河清風   編輯:張艷玲

豪宕不凡 促進民族融合

  乞伏乾歸(?—412年),隴西襄武(今隴西縣)人,乞伏國仁之弟,西秦第二任國主。乾歸英武大度,一表人才,“雄武英杰,沉雅有度量”。早年他跟隨兄長乞伏國仁轉戰(zhàn),太元十三年(388年),乞伏國仁卒后,因國仁之子年幼,眾人便推戴乾歸繼任。乾歸自稱大都督、大單于、河南王,改元太初,大赦境內,并將都城從苑川遷至金城(今蘭州)。

  乾歸繼位時,西邊涼州的呂光已經稱帝,東邊關中的姚萇、苻登正在決戰(zhàn),西秦正處于東、西勢力的夾層地帶。苻登為了拉攏西秦,派遣使者拜乾歸為大將軍、大單于、金城王。這時候的西秦朝廷,從其官職來看,完全是一個鮮卑族領導下的地方政權,如其丞相出連乞都、御史大夫莫侯悌眷,雖其事跡不詳,但肯定都是鮮卑人;其弟乞伏益州、乞伏屈眷、乞伏軻殫分別為秦州、河州、梁州牧。乾歸的政績,就是把這個鮮卑族群體擴展為漢、鮮卑等族雜合的政治實體,壯大西秦的國力。

  乾歸的第一個任務,就是安輯內外。先是羌族首領、枹罕彭奚念,主動歸附,接著是游牧于平涼牽屯山的鮮卑阿敦、侯年兩部落萬余戶投降,鮮卑官員曷呼奴、地跋來投,隴西太守、鮮卑越質詰歸謀叛亂,乾歸也平定之。對外方面,他征討仇池氐族楊定,與后涼呂寶(呂光之弟)在蘭州以西決戰(zhàn),還擊退了呂光的十萬之師,并在苻登艱困之時派兵增援。這樣,西秦地盤擴展,盡有隴西、巴西乃至平涼、固原一帶。為此,太元十七年(392年),乾歸再次大赦,建官立制,其中主要官職絕大多數(shù)都是漢姓,這說明其政權結構有了較大調整和推進。

  隆安四年(400年),乾歸的事業(yè)遭遇了重大挫折。姚興派遣名將姚碩德率軍五萬進攻西秦,乾歸感覺到了嚴重的危機,他說:“存亡之機,在斯一舉!彼裕麤Q定拼死一戰(zhàn)。但人算不如天算,臨戰(zhàn)時,恰遇大風黃沙(沙塵暴),乾歸與部下失去了聯(lián)系,最終全軍潰敗,徹底失去了戰(zhàn)斗力,并直接導致了西秦亡國(第一次亡國)。這不禁讓人想起項羽、劉邦的泗水決戰(zhàn),和李自成、吳三桂的山海關大戰(zhàn),期間都有一場巨大的暴風雨,突發(fā)天氣成了勝負的操盤手,進而改變了歷史走向。乾歸所遇與之差近。不過,盡管身處末路,但乾歸的英雄氣概從不或缺,他告訴部下:“自古無不亡之國,廢興命也。茍?zhí)煳赐鑫,冀興復有期。德之不建,何為俱死!公等自愛,吾將寄食以終馀年!比绻觳煌鑫,我一定暫時蟄伏,必然等待重新崛起!

  乾歸先是投奔盤踞青海的禿發(fā)利鹿孤,然后又匹馬奔長安、投奔姚興。姚興猜疑乾歸,把乾歸留在長安,不讓其領兵外出。此時,滯留西平(今西寧市)的兒子乞伏熾磐聯(lián)結部族,糾集勢力,以康狼山(今臨洮縣境)為據點,攻占了枹罕(今臨夏),點燃了西秦重新崛起的希望。乞伏乾歸得知后立即潛歸苑川,于義熙三年(407年)再稱秦王,改元更始,“公卿已下皆復本位”。西秦終于實現(xiàn)了第二次立國,距離第一次亡國為時七年。

  此時,西北邊呂光后涼已經滅亡,西邊南涼實力較弱,東邊后秦姚興的統(tǒng)治也并不順利,對外作戰(zhàn)難求一勝,這對于剛剛穩(wěn)定下來的西秦而言,是難得的窗口期。于是,乾歸趁機奪取了略陽、南安、金城諸郡,姚興也派使者委任乾歸為都督隴西嶺北匈奴雜胡諸軍事、征西大將軍、河州牧、大單于、河南王。接著,乾歸再度率軍東征西討,在烏鞘嶺南擊敗禿發(fā)傉檀,在清水縣擊敗西羌彭利發(fā),在臨洮赤水擊敗吐谷渾,這個土生土長的割據政權,似乎要光芒四射、大有作為了。

  遺憾的是,就在希望眼看著來臨的時候,乞伏乾歸卻被侄兒乞伏公府所殺。乞伏公府是乞伏國仁之子,顯然,成人之后,他想奪回本該傳給自己的國主之位。而他之所以能輕而易舉地殺害乾歸,應當是乾歸對公府誠心以待、毫無防備之故。這也說明乾歸是一個豪爽、仗義、磊落之人。乞伏公府未能如愿,乾歸之子乞伏熾磐很快便聯(lián)合擊殺了乞伏公府,奪取了繼承權。乞伏熾磐就成了西秦的第三任國君。

  總體來看,乞伏部是西部鮮卑中實力最強的一支,乞伏乾歸是乞伏部最有才干、最有作為、政績最突出之人。他英勇善戰(zhàn),豪宕磊落,為促進中古時期絲路中段的民族融合做出了杰出貢獻,值得肯定和表彰。(執(zhí)筆:清輝 編輯:王麗娜)

稿源:黃河清風   編輯:張艷玲